牙齿上的小黑点别忽略!不是色素,是蛀牙在萌芽
很多人发现牙齿表面出现小黑点时,要么随便刷两下,要么干脆视而不见。但你知道吗?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黑点,大概率不是简单的色素沉淀,而是蛀牙的萌芽信号,如果不及时处理,小黑点会慢慢变成黑洞,最终导致牙齿疼痛、缺损,甚至需要根管治疗或拔牙。
口腔里的细菌会附着在牙齿表面,形成一层透明的牙菌斑。这些细菌会分解食物中的糖分,产生酸性物质 ,持续侵蚀牙齿最外层的牙釉质。牙釉质长期被腐蚀后,表面会出现微小的脱矿点,这些脱矿点最初是白色斑点,随着腐蚀加重,会逐渐变成棕黑色,也就是我们看到的小黑点。
此时蛀牙只侵蚀到牙釉质,没有明显疼痛,治疗也很简单。医生会用专业工具清除黑点处被腐蚀的牙体组织(面积很小,几乎不疼),然后用树脂材料填充,整个过程 10-20 分钟,费用低,且能完全恢复牙齿形态。

蛀牙突破牙釉质,侵蚀到牙本质浅层。此时吃冷热、酸甜食物时,牙齿会有明显的刺痛感,黑点也会变成小黑坑。治疗时,医生需要清除更多被腐蚀的组织,可能需要垫一层保护材料再填充,治疗时间更长,费用也比早期高,且牙齿敏感的情况可能会持续 1-2 周。
如果中龋还不处理,蛀牙会继续深入,直达牙髓(牙齿内部的神经和血管),引发牙髓炎。此时会出现 “自发性疼痛”。 即使不吃东西,也会突然疼起来,尤其晚上疼得更厉害,甚至影响睡眠。
与其等小黑点出现后焦虑,不如提前做好预防,让蛀牙 “无处萌芽”。每天 2 次 “有效刷牙”,清除牙菌斑,用牙线清洁牙缝,别让 “盲区” 藏细菌,定期看牙医,做 “口腔体检”。

牙齿上的小黑点,从来不是 小事,而是蛀牙在向你发出警告。从今天开始,多留意牙齿上的小变化:刷牙时看看有没有小黑点,用牙线时感受牙缝是否粗糙,定期去看牙医做检查。别让不疼不痒的侥幸心理,耽误了蛀牙的最佳治疗时机。
上一页:
相关资讯
美国东部时间2019年3月26日,来自中国的Fawnmum/小鹿妈妈牙线震撼登陆美国纽约时代广场纳斯达克巨屏及路透社大屏,成为全球首个投放该屏的牙线棒品牌,小鹿妈妈期望通过“世界的十字路口”持续的广告投放,继续扩大品牌影响力,向大家展现了Fawnmum/小鹿妈妈牙线棒在世界口腔领域的实力与地位。
查看详情2024/01/29
2024/01/17
2023/11/26
2023/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