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牙时牙膏泡沫带血,漱口后就没事了,应该不用管吧?”“咬苹果时牙龈渗血,是不是最近上火了?” 生活中,很多人把牙龈出血当成小毛病,要么归咎于刷牙太用力,要么觉得是上火导致,随便喝点凉茶就不了了之。但你知道吗?反复出现的牙龈出血,很可能是牙周病的早期警报,若不及时干预,不仅会让牙齿变松,还可能牵连全身健康。
正常健康的牙龈,即使稍微用力刷牙也不会出血。若一刷就出血,反而说明牙龈已经处于发炎状态,比如牙菌斑、牙结石堆积在牙龈边缘,刺激牙龈组织充血肿胀,此时哪怕轻轻触碰,都可能导致毛细血管破裂出血。
牙周病是成年人牙齿脱落的第一杀手,但它的发展并非突然爆发,而是从轻微的牙龈炎症开始,逐渐侵蚀牙周组织,整个过程分为 3 个阶段:
一、早期:牙龈炎(可逆阶段)
这是牙周病初期,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阶段。此时牙菌斑附着在牙齿表面和牙龈沟内,刺激牙龈发红、肿胀,刷牙或用牙线时会出血,但牙齿没有松动,也没有明显疼痛。这个阶段只要及时清洁牙菌斑、牙结石,炎症就能完全消退,牙龈恢复健康。
二、中期:牙周炎(不可逆阶段)
若牙龈炎长期不处理,牙菌斑会逐渐向下蔓延,侵蚀牙龈下方的牙槽骨和牙周膜,牙龈与牙齿之间的缝隙变深,藏污纳垢更严重。此时除了牙龈出血,还会出现口臭加重、牙龈萎缩、吃硬东西时牙齿发酸等症状。
三、晚期:重度牙周炎(牙齿脱落风险)
牙周袋进一步加深,牙槽骨大量流失,牙齿会明显松动、移位,甚至咀嚼时会感到疼痛。此时即使治疗,也只能控制炎症不再恶化,无法让已经松动的牙齿恢复稳固,严重时只能拔除牙齿,再通过假牙或种植牙修复。
别再把牙龈出血当成上火或刷牙用力的借口,它背后可能藏着牙周病的隐患。早期干预,不仅能让牙龈恢复健康,还能避免牙齿松动、脱落,甚至减少全身疾病的风险。从今天开始,认真观察自己的牙龈状态,做好口腔清洁,定期看牙医,保护好牙齿。